全面总结:未来10年,中国快递走向何方!
发布时间:2024-07-08 点击:39
01
行业竞争格局回顾与展望
2018年,在快递进化论初探之二——《电商快递的春秋与战国》中,我们提出中国电商快递成本效率竞争的两个阶段:春秋与战国。这两个阶段的投资机会与风险完全不同。
春秋时期:行业中高增速,二线快递逐渐落后退出,top5企业整体市占率提升。但受制于产能不足,top5企业之间难分胜负、你追我赶。这一时期,top5企业的估值有上限,风险有托底。
战国时期:行业中低增速,供给逐渐充足。top5企业之间竞争力分化加剧、胜负渐明、强者愈强。这一时期,top5企业中,龙头的投资价值更加凸显,落后企业风险增加。
当下,春秋渐进尾声,战国逼近。
1.春秋回顾
快递企业集体上市后的2016-2019年,行业处于春秋时期。
op5电商快递企业整体市占率从56%提升至73%;
op5电商快递企业之间份额差距仍不显著,部分企业短期出现管理问题,后续能够修复追赶。
而随着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变,这种互相学习、互相追赶的格局逐步走入尾声。
2.战国逼近
战国时代,是top5企业拉开差距、决出胜负的过程。未来三到五年,行业竞争的主题不再是一线快递与二线快递之间的竞争,而是一线快递内部“五进三”和“三争一”的白热化竞争。
op5企业的分化由两个条件推动:1.领先企业产能逐渐充足;2.落后企业融资能力逐渐受限。
领先企业的产能逐渐充足
春秋时期,行业增速较高,而领先企业产能增长有限,未能及时将效率优势转化为规模差距。龙头企业的产能瓶颈,限制了top5企业市场份额的分化。
而过去几年,行业增速逐步下行,top5企业上市后加大了资本开支力度,行业供需关系已经逐渐出现了较大变化。
更具体而言,领先企业通过增加产能,每年可以消化的业务增量占行业整体增量的比例在快速增加。
2016年,top5企业消化掉了行业增量的52%,其中top3企业仅消化了行业增量的38%。这为其他企业的增长和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。
2019年,top5企业消化掉了行业增量的108%,不仅拿走了所有增量,还挤压了其他企业的存量份额。其中,top3企业消化了行业增量的73%。
这意味着,领先企业的产能逐渐充足,能够消化行业的大部分增量。未来3-5年,随着领先企业产能的进一步扩张,其他企业如果未能及时在效率与成本上跟进,则要么挤压二线快递有限的存量份额,要么逐渐丧失份额。
行业融资能力变化
春秋时期,top5平均roe超过15%,当部分企业丧失市场份额,可以通过外部融资,投资产能补贴加盟商实现追赶。
而战国时期,随着行业竞争加剧,部分企业的融资吸引力将下降。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持,落后企业的追赶便不可持续,市场份额持续分化。融资能力分化是市场份额分化的助推器。
而在过去几年中,各企业不同的盈利能力与融资能力,已经带来资本实力的分化。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,回报率日益下滑的情况下,行业融资难度将增加。未及时获得足额融资的企业,追赶市场份额的难度将大幅增加。
战国时代,随着领先企业产能的增长与落后企业的融资能力受限,行业将保持极高强度的竞争,行业整体的利润表趋于脆弱,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进一步走向集中。
02
战国的终局——高度集中
历史上的战国时代,秦国走出函谷关,一统天下。电商快递的“战国”时代,终局是三分天下,还是一家独大?
中国快递量占全球一半以上。大部分投资者和产业人士认为,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中,电商快递领域不会出现高度集中的终局。
而我们认为,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关键因素并非市场空间大小,而是竞争壁垒与管理边界。从经济学的视角,在类工业品的进化路径下,随着规模经济持续发挥作用,中国电商快递行业将走向高度集中,甚至“一家独大”的终局——未必是市场份额的一家独大,更重要的是股东回报的一家独大。
支撑这一推论的行业内在属性来自三方面:
1.需求端类工业品属性体现为同质化需求和价格信息的高度透明;
2.供给端的规模经济持续推动强者更强;
3.加盟制的独特组织模式使企业的管理瓶颈极高。
1.需求:2b类工业品
电商快递是电商产业链的一个环节,负责b端到c端的物流履约。
为了避免消费者的“二次损失厌恶”,提升供应链的效率,大部分电商产品采取了包邮的“一口价”模式。这种模式使电商快递走上了2b的“类工业品”,而非2c的“类消费品”的发展路径。
2b与2c的核心区别在于客户对产品差异化的认知程度。
2c的产品面对的是众多不同的消费者,消费者的需求和品牌感知因人而异。大部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并不全面,企业可以通过营销来塑造差异化的定位和品牌形象,从而建立自身的忠实客户群体。尤其在一些与情感和品味相关的消费品类中,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元化。这为不同企业和品牌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空间。
2b的产品面对的是专业采购人,专业采购人更清楚地了解产品的特性与标准,更难受到营销的影响,并且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。
比如,煤炭市场的买家会将各家公司热能煤的热含量、清洁程度和货运价格放在一起进行比较,选取性价比最高的一家。卖家获取超额回报的方式只能是在相同价格下提供更优质的商品,或在相同质量商品中提供更优惠的价格。
电商快递的客户是b端电商卖家,卖家可以通过后台清晰地对比各家快递的时效、丢包率等指标,快递服务的优劣极为透明,落后企业更难生存,竞争更为残酷。
我们收集了一些2c行业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第一名市占率。在b端付费的模式下,电商快递更像是汽车零部件行业,虽然不同消费者对车灯、空调等存在多元化的偏好,但作为产业链的一个环节,这些环节由厂家代替消费者做出成本最低、效率最优、最为普适的选择,而不是由消费者根据自身的喜好与感知做选择。
2.供给:强规模经济
2b工业品的属性导致电商快递的需求容易向高效企业集中,而规模经济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强者更强。
在《电商快递的春秋与战国》中,我们用历史数据展示了快递成本端极强的规模经济属性。而面向未来,市场普遍关心规模经济的天花板何时到来。当规模增加不再带来成本的下降,龙头企业是否还能够强者更强?
我们认为电商快递行业的规模经济远未到尽头,核心原因是两方面:行业在长期仍存在技术与模式创新的可能,尤其在末端环节;即使成本端规模经济走到尽头,规模经济仍可以在时效方面体现出来。
成本的规模经济
在过去几年中,我们看到不同企业的单件成本出现了差距缩小的趋同现象。如果单看这些成本曲线,似乎快递行业的规模经济在逐渐接近瓶颈,企业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。
但若我们去看长期终局,规模经济对成本的影响是一次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在某一阶段,我们似乎认为规模经济达到了瓶颈,而随着技术和模式变革的不断创新,单件成本又迎来一次次的快速下降。
在快递上市后的短短几年,我们就目睹了两次重要变化:2016-19年,中转自动化设施的应用,带来了中转成本的快速下降;2019年起,快递柜与驿站的快速推进,带来末端派送成本的快速下降。
当下,中国快递增速仍在20%以上;未来,中国快递具有超千亿件的巨大规模。高增长、大空间的土壤,将持续诱发技术与模式的创新。中国快递的效率虽然已经全球遥遥领先,但我们认为,目前末端效率仍处于变革初期,尚看不到规模经济出现瓶颈的迹象。
时效的规模经济
即使未来规模经济在成本方面遇到瓶颈,规模较大的企业仍可以在快递时效方面更胜一筹。
在相同的干线成本下,规模更大的企业发车频次更高;在相同的末端成本下,规模更大的企业派送频次更高;在路由设计方面,规模更大的企业可以拉直更多线路,减少转运次数,提高中转时效。
在电商快递行业,成本与时效都与企业规模相关。规模领先,是快递企业发展的大拇指原则。大部分电商卖家会在相同时效快递中选择最便宜的,在相同价格快递中选择时效最快的。这将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。
3.企业边界:高管理瓶颈
管理半径是制约许多行业走向高度集中的重要因素。而在中国电商快递领域,得益于加盟制这一独特的组织模式,我们尚看不到管理瓶颈的极限。
平台型电商是去中心化的组织模式。用契约把更多的功能交给“卖家”来实现,既缩小了企业的边界,又把平台的管理边界扩大到接近无穷大。于是,平台型电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,曾经的自营电商也转向开放平台,因为平台型组织,管理边界接近无穷大。
加盟制快递也是去中心化的组织模式。用加盟契约把网络底层功能交给加盟商来完成,缩小了企业的边界,简化了管理的职能,把管理边界扩大到接近无穷大。于是,年轻的中国加盟制快递龙头中通的业务规模和管理效率,远远超过了100年历史的ups。
纵观各个行业,我们暂未找到像中国电商快递这样,兼具“需求类工业品、强规模经济、高管理瓶颈”三大特征的服务业。
中国电商快递这个细分市场,具备走向极高集中度的基础条件。在经济学自然竞争视角下,企业要么持续提高效率,要么不断被侵蚀份额,不进则退。
03
快递企业的战略选择
经济学视角下,电商快递具备“一家独大”的潜力,龙头企业将不断积累竞争优势,掌握主动权。而最终,行业是出现份额上一家独大的格局,还是出现份额适度集中、而价值一家独大的格局,则不仅取决于经济学规律,也取决于龙头企业的战略选择。
在份额上做到“一家独大”是经济学视角的最优,但未必是社会学视角的最优。龙头企业面临的考验,是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。
此外,走向集中的路径也依赖于企业的主观选择。加盟